缺口达4万人?“病理医生荒”有解吗?

发布时间:2021-04-11   来源:悦心女性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临床上,一张病理医生的报告,直接决定内科医生的用药方案和外科医生的手术方法及范围,因此病理医生被尊称为“医生的医生”。然而一个如此重要的学科,却长期难以得到发展。即便在上海,不少三甲医院病理科医生也仅10人左右,医学院与医院面临着“招不到好学生”也“留不下好医生”的尴尬境地。病理医生缺口越来越大,该如何突破这个瓶颈?

教学队伍老化致被边缘化

上海交通大学病理中心成立至今已有2年半时间,这所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交大医学院合作共建的单位,如今拥有65名在职员工,其中发报告读片医生有23位,形成了主任、副主任、主治与住院医师的完整梯队。

看似富足的人手,在病理学博士沈炜炜看来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2015年,我们的常规病理样本量7万,细胞学和分子学病理样本量也近5万,其实我们依旧需要大量人才。”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我国病理注册医生约9800人,上海约800人。按照每百张病床配备1至2名病理医生的标准计算,全国缺口可能达3至4人。

上海市一医院院长王兴鹏说,主要困境来自于学科发展后继乏人,“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病理学系在过去近十年只有高职低聘,没有晋升,也没有新进师资。教学队伍的老化直接导致学科整体被边缘化。”

“我们如何吸引主要凭智力劳动创造价值的病理科医生?如果现在还不培养病理医生,未来谈何诊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忧心忡忡。若想改变现状,必须要有冲破发展瓶颈的勇气。2013年,王兴鹏与陈国强在一次关于基础医学院的调研上一拍即合,决定探索出一条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全新改革之路。

稍有差池都面临严重后果

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近40%的手术都未进行病理切片分析。尤其在基层医院,不少医生凭借个人经验及影像学诊断,造成的漏诊、误诊并不鲜见。

该院病理中心副主任、妇科及乳腺亚专科主任张建兵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去年12月,上海市一医院松江院区正在进行一台卵巢手术。患者考虑为卵巢黏液腺癌,但医生有些拿不准,便立即将冰冻切片图像扫描传送到病理中心。张建兵与同事会诊讨论后判断,这位患者有可能为转移性癌症。手术医生按提示探查后,果然在患者阑尾处发现肿块,卵巢部位为转移性黏液腺癌。正是由于病理医生的准确诊断,避免了错误的扩大手术方式。

这样的能力与经验,并非每个病理医生都能快速具备,“通常情况下,工作10年以上的医生才可以独立发报告。”病理中心主任傅国辉说,“一份报告决定着器官去留、手术与否,稍有差错都会面临严重后果。”而与之相伴的是低下的诊断费用与科室收入,最终让病理医生选择出走。

要着力解决人才缺口

想留住这样一批稀缺而宝贵的人才,无外乎是在待遇与发展两大关键点上下功夫。病理中心大胆在收入绩效上改革:采取倾斜政策后,病理医生与外科收入直接挂钩,员工们的总体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

病理科消化亚专科主治医师袁琳在岗位上已经15年了,“涉及到不同专科就要不断变换思维,大家经常加班到七八点,也无暇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钻研。”如今,交大医学院病理中心率先在国内进行分设亚专科的实践,现有消化、胸部、头颈、妇科及乳腺、泌尿及男生殖、淋巴造血及软组织与骨、分子病理共6个亚专科。

被袁琳称之为“奢侈”的愿望成了平常事。重拾了博士期间对大肠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她精专于消化领域的病理分析,工作量不减反增,但加班变少、工作积极性也更大了。

陈国强毫不掩饰自己对病理中心现有模式发展的信心,“医院的病理科与医学院的病理教研室合二为一,各取所长,这是符合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解决了医院本身“吃不饱”的问题后,改革推行者们对病理中心又寄予了更高期望:一艘可带领全国病理学科发展的“航母”。

“未来3至5年内,我们希望它可以从一个单位的病理平台变成一个区域的病理平台,起到示范、引领、推广作用,辐射服务全市范围内的病理诊断需求。”王兴鹏介绍。

来源:解放日报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